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790111.html
浙江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蚀刻液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制造电子和新能源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年十二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消费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对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众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突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必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含铜蚀刻液是印刷电路板,简称PCB,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废液。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印刷电路板生产发展也极为迅速。在印刷电路板加工过程中,常常采用酸性氯化铜或碱性铜氨蚀刻液,刻蚀后废液中存在大量的铜离子,当蚀刻液中的铜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刻蚀效果就比较差,生产效率下降,蚀刻液就需要排放。含铜蚀刻液环境污染指数很高,但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不菲的复合资源,目前,已有利用含铜蚀刻液开发出硫酸铜、氯化铜、氯化亚铜和碱式碳酸铜等多种铜盐产品,不同的产品等级有不同的市场占有率。总体来看,含铜蚀刻液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回收工艺简单,最终排放废水往往不合标准,也存在偷排现象。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和小型不合规企业承受压力空前提高,同时,含铜蚀刻液回收加工企业,蚀刻液回收集成度和铜盐产品生产规模亟待提高,产品质量需要提高,高附加值新产品需要开发,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锂电池广泛应用,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研发支持、消费优惠、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蓬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万辆、保有量超过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到年累计产销量将超过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锂电池产业也在迅猛增长。按照相应的报废标准,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已经形成。据锂电大数据网专家分析,预计到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废旧回收市场将初具规模,累计废旧动力锂电池超过12GWH、报废量超过17万吨,从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将超过53亿元,到年将超过亿元,年废旧动力锂电池市场将达亿元。同时,这些废旧动力锂电池拆解过程也会产生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一旦有机电解液和钴、铜、镍等重金属物质渗入水和土壤之中,就会带来生态环境安全隐患,甚至会危及人类健康。如果不对废旧动力锂电池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因此,加快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项目负责人
1.1.4项目建设性质
1.1.5项目建设地点
1.1.6项目投资规模
1.1.7项目建设规模
1.1.8项目资金来源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4编制原则
1.5研究范围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7综合评价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积极响应我国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号召的现实举措
2.3.2有助于节能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3.3带动我国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
2.3.4顺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
2.3.5有利于项目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2.3.6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7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2.4.1政策可行性
2.4.2技术可行性
2.4.3管理可行性
2.5分析结论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3.1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3.3我国PCB产业发展及废蚀刻液市场分析
3.4我国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3.5我国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3.6本项目产品市场状况及原料供应状况分析
3.6.1市场需求
3.6.2原材料供应
3.7本项目实施优势
3.8市场小结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4.1地理位置选择
4.2区域投资环境
4.2.1地理位置
4.2.2区域地形地貌
4.2.3区域气候条件
4.2.4区域交通条件
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5.1工程建设方案
5.2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5.2.1给排水
5.2.2供电
5.3辅助工程及其他工程方案
第六章产品及技术方案
6.1主要产品方案
6.2产品标准
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6.4产品工艺流程
6.4.1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
6.4.2金属镍和镍粉相关产品
6.4.3氰化亚铜及相关产品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7.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7.2主要设备选型
7.2.1设备选型原则
7.2.2主要设备明细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8.5.1工业节能
8.5.2节水措施
8.5.3建筑节能
8.5.4企业节能管理
8.6结论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9.1.2设计原则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9.5绿化方案
9.6消防措施
9.6.1设计依据
9.6.2防范措施
9.6.3消防管理
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10.1编制依据
10.2概况
10.3劳动安全
10.3.1工程消防
10.3.2防火防爆设计
10.3.3电力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10.4劳动卫生
10.4.1通风
10.4.2卫生
10.4.3照明
10.4.4噪声
10.4.5个人防护
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11.1组织机构
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11.3人力资源管理
11.4劳动定员
11.5福利待遇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12.2建设工期
12.3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1投资估算依据
13.2建设投资估算
13.3流动资金估算
13.4资金筹措
13.5项目投资总额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14.1.2产品成本
14.1.3平均产品利润
14.2财务评价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4.2.3不确定性分析
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5.1项目风险因素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5.1.2技术风险
15.1.3市场风险
15.1.4资金管理风险
15.2风险规避对策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第十六章招投标方案
16.1招标依据
16.2招标内容
16.3招标程序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7.1结论
17.2建议
附表
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
附表2总成本表
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
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
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10资产负债表
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蚀刻液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制造电子和新能源材料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浙江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1.3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人: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
1.1.4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5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为浙江省上虞区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
1.1.6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5万元(装修改造工程为2.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00万元,土地费用为0.00万元,其他费用为.47万元,预备费.38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4.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1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50万元,年均净利润为.13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84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为8.37万元;投资利润率为68.95%,投资利税率84.9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4.85%,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76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0亩,利用现有车间厂房进行装修改造,总体改造面积预计平方米(车间厂房10平方米,办公住宿用房0平方米),待设备购置安装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项目达产年设计产能为:
一期:年产氰化亚铜0吨、氰化亚铜相关产品0吨,5万一吨;
二期:年处理废旧锂电池吨,年产六水硫酸镍吨、七水硫酸钴吨、一水硫酸锰吨、碳酸锂吨;
以及年产电镀用氨基磺酸镍00吨、镍制液体硫酸镍吨、结晶硫酸镍0吨、结晶氯化镍吨。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00万元(一期投资.00万元、二期投资.00万元),资金来源为对外融资2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工程建设工期共计26个月。
1)一期工程建设从年3月至年12月,计10个月,一期投资万元,一期产能为年产氰化亚铜0吨、氰化亚铜相关产品0吨;
2)二期工程建设从年3月至年6月,计16个月,二期投资万元,二期产能为年处理废旧锂电池吨,年产六水硫酸镍吨、七水硫酸钴吨、一水硫酸锰吨、碳酸锂吨以及年产电镀用氨基磺酸镍00吨、镍制液体硫酸镍吨、结晶硫酸镍0吨、结晶氯化镍吨。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公司名称:浙江XX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体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经营范围:化工产品的技术开发;一般商品信息咨询;化工原料及产品、仪器仪表、金属材料批发;普通货物仓储;装卸搬运服务;自营或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制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5.《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年~年)》;
6.《“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7.《三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年修正版)》;
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0.《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1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年版)》;
12.《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3.《现代财务会计》;
14.《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5.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6.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能源及劳动力优势,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前置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7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蚀刻液和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制造电子和新能源材料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等,逐步在项目当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采用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对蚀刻液和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推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进程。
可见,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政策,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
报告来源: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