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新周刊锂镍供需谜题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下游需求激增,带动上游金属市场疯狂涨价、并购、扩产,供给紧张的现状与对未来产能过剩的焦虑同步交织

财新周刊卢羽桐罗国平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带动原本小众的锂电产业链进入资本市场视野。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公布,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远超预期,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2万辆,同比增长%。强劲需求带动产业链公司腾飞,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市值更一度超过工商银行,成为A股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在已经发布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逾百家锂电产业相关公司“锂直气壮”,预报年度业绩大幅增长,有些甚至同比增长数十倍。

行业景气度高涨时刻,一些身处其中的人们却喜忧参半。“现在有些狼狈,原材料价格涨得太离谱了。”一名大型电池厂人士告诉财新,“整车厂客户找我们报价,我们都不敢报。”

终端销量远超预期,打乱了整个产业链的节奏。为满足整车厂需求,中游动力电池生产商也加足马力,年前九个月,宁德时代锂电池产能利用率高达97.30%。

需求沿着产业链层层向上传导,最上游的电池原材料端因开发周期长,无法快速响应,锂、镍等关键电池原材料价格在一年内飙涨。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截至1月26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每吨报36.4万吨,较年同期上涨.5%。上海期货交易所镍主力合约亦在1月24日续创十年新高,盘中最高触及每吨18.2万元,同比上涨36.8%。

乘联会数据显示,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15.7%,而业内普遍认为15%是一个拐点,代表民众对其已逐步接纳,此后出现负向逆转的概率很小。

彭博新能源财经1月23日预测,年全球将售出超万辆新能源乘用车,达到新高;中国预计以近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引领市场,欧洲和美国紧随其后,预计销量分别为略高于万辆、万辆。

五矿证券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若以全球全年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基准情形测算,全球锂供应量在年将小幅过剩4.75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而在万辆的积极情形下,锂供应将出现约0.8万吨LCE的缺口。

上述报告称,由于未来一年供应增量的来源地过于集中,而且有效供应的形成还须经过一段加工周期才能进入市场,但下游备货和采购却往往提前进行,加上中游电池、材料环节的产能扩张,产业链的采购需求在一定阶段将显著高于终端的装机需求。因此,年的锂资源供应刚好满足全球的整车厂装机需求,但难以满足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采购和备货需求。

供需紧平衡下,市场对锂价上涨预期不减,甚至有券商喊出每吨50万元的天价,这约等于年锂价低谷时的10倍。看似天文数字,但业内已经学会不对价格涨幅设置心理上限。“(年)9月时觉得16万元已经很高,结果两个月后就涨到了20万元;年1月初感觉30万元到顶了,但短短半个月就动摇了,现在看40万元好像也有可能。”一名锂贸易商向财新感叹,“未来价格真不好说。”

成本高企导致电池价格抬升。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年的电池组价格将上涨2%,或将使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成本上实现持平的时间点推迟两年,至年。

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激增,将对供应链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概率难以明显下降,锂电产业链能否在新一年较平稳地发展,核心在于产业链在成本传导上能否保持动态平衡,在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传导机制能否经受市场考验。

……全文共字阅读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