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分析师:胡鸿宇
执业证书编号:S3
1.国内:反差鲜明电动车渗透率再创新高,成本压力磷酸铁锂装机份额继续提升
1.1.涨价潮难阻新能源销量高增长,个人需求释放渗透率持续提升
无视疫情影响和传统车出现反差,3月新能源车产销环比重回高增长。乘联会4月11日公布了3月乘用车产销数据,在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完整月份销量重回高增长,虽然长春和上海两大汽车城受疫情影响产业链受损,但是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出现明显反差,相比较环比下滑的传统市场,整体销量依旧超预期。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5.5万辆,同比增长.0%,环比增长43.5%。
产业链成本传导车企涨价难挡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私人需求继续释放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目前新能源车走势逐步摆脱补贴政策影响,虽然受产业链成本上行压力传导至终端车企除逐步提价,但是依旧难以阻挡新能源车的销量环比再超预期。此外3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长至25.1%,渗透率环比进一步提升,春节后的开学季对于城市二套车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逐步从此前的政策导向逐步向私人需求转变,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正在逐步在市场中得到体现,此外传统车则在3月受疫情影响销量传统车则面临估计需求双收缩的压力,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
城市代步需求旺盛A级车型销量表现优异,个人需求释放B级有望回暖。根据乘联会数据,随着家庭二套车和城市代步需求潜力的逐步释放,A级电动车销量依旧增长强势,其中A0级新能源乘用车3月批发销量为5.46万辆,同比增长.3%,份额达到新能源车的11.99%,A级车则大幅增长至11.3万辆;此外个人需求逐步释放下B级电动车销量开始回暖,3月销量11.3万辆,环比增长32.16%。城市代步和网约车需求持续推动A级销量增长,此外中大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逐步增长,中高端市场拓展较好,随着合资厂商相应品牌逐渐进入市场,B级表现有望持续回暖。
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战略转向纯电混动双轮驱动。比亚迪多个车型表现优异,3月销量达到辆,同环比+.31/+74.05%,继续霸占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其中DM-i混动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比亚迪秦PLUSDM-i销量为辆,此外比亚迪汉、宋等均表现优异。与此前的DM混动不同,DM-i更加侧重于燃油经济性的表现,在这套混动系统中,有着超高热效率的骁云发动机、超级混动专用的刀片电池、高效的整车、发动机、电机、电池控制系统,这些都是比亚迪最顶尖的技术结晶。目前比亚迪PLUS的订单量远高于其产能,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增长。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自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现阶段上游资源的供应和下游电动车需求高增长的不匹配仍将是纯电市场进一步渗透的阻碍,因此插混将成为现阶段电动化转型中的重要抓手将有效弥补燃油车需求市场,而连续超预期的销量也让比亚迪拥有了以混动车型全面替代燃油车型的信心。除了比亚迪在混动的优势逐步显现以外,比亚迪传统燃油车主打低端市场在相应市场逐步饱和以及芯片压力依旧未得到环节的压力下,将有限资源转向竞争力更强的电动车市场也是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方向。随着今年海鸥、海豚、驱逐舰等车型上行,比亚迪逐渐完善其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产品矩阵,其销量优势有望继续保持。
新势力重回正增长,3月涨价难阻小鹏重回新势力第一宝座。造车新势力中,此前由于其重庆基地的技术改造产能受损2月仅交付辆,进入3月虽然小鹏因成本再度上调价格并于3月21日开始执行,但是1-3万元的涨价幅度并未影响主力P系列的销量,3月小鹏销量达到辆,同环比增长.12/.61%;理想汽车凭借理想ONE的产品特点继续深耕B型SUV,3月交付辆,同环比+.18/+31.14%;而蔚来的销量虽然得到回暖但是仍落后于其他新势力,3月销量辆,同环比+62.86/+37.59%。从环比数据看,造车新势力在经历2月的滑铁卢后重回高增长,不过环比涨幅上除小鹏和哪吒仍低于传统车企中的广汽、长城、长安,在传统品牌加速扩张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下,新势力想要维持其此前的市场份额仍需面临竞争,不过新势力在智能化和消费群体的粘性上仍优于传统车企,提升其产业链能力和完善车型矩阵使其重新夺回主动权。
传统车企电动化布局发力,销量超新势力有望突围新能源赛道。传统车企3月表现则继续出现分化,电动化趋势下以长城、广汽和上汽为主的传统车企均表现出不俗的成绩,广汽埃安在经历2月的短暂下跌后,3月销量大幅回暖,首破两万辆大关达辆,同比大幅增长.7%,环比增长.3%,其中仅AIONY就交付了辆,环比增长%。随着传统车企进一步加速电动化布局,以广汽、长城、长安为首的传统车企销量逐步提升,目前有加速超过早期发力的造车新势力,我们认为随着电动化推进,传统车企凭借销售渠道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在新能源车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1.2.产业链开工回升3月动力电池同环比大幅增长,成本压力磷酸铁锂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1.4GW,同比增长.0%,环比增长56.6%,春节假期消退后产业链开工回归常态,同环比数据均大幅增长,增长率也优于此前三月数据;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量8.2GW,同比增长61.2%,环比增长40.5%,占比38.3%;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13.2GW,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69.4%,占比61.6%。1-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1.3GW,同比累计增长.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21.4GW,占总装车量41.8%,同比累计增长54.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9.8GW,占总装车量58.2%,同比累计增长.9%。
产量方面,年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39.2GW,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3.3%。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5.6GW,占总产量39.7%,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33.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3.6GW,占总产量60.2%,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7.6%。年1-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6GW,同比累计增长.9%。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38.0GW,占总产量37.8%,同比累计增长.7%;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62.4GW,占总产量62.0%,同比累计增长.2%。
成本传导中低端车型放量提升磷酸铁锂市场份额求,长期看高端个人需求依旧将助推高镍三元的装机容量。1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79.7GW,占总装车量51.7%,同比增长.4%,远高于三元电池同比累计增长91.1%,进入年后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继续得到提升,1-3月磷酸铁锂装车量占比达到58.2%,铁锂份额进一步提升。随着城市代步需求提升下A级的持续复苏和成本考虑下部分车企逐步转向磷酸铁锂版本车型,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得到稳固,由于成本因素和产能影响,新能源汽车厂商旗下的各种热门车型如此前主打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上线ModelY标准续航版、小鹏P7后驱标准续航车型和G3i车型的入门款在降价的同时都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发展势头。不过高性能版车型仍需使用高镍三元材料,随着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对圆柱电池的产能加码以及松下圆柱电池有望在明年开始配套特斯拉逐步投产,通过材料改性、电池结构优化、系统防护等策略,高镍三元安全短板有望得到改善,我们认为随着产业链以及电池金属回收链条的逐步完善,高镍三元在性价比、性能和安全性上的优势将显现出来。
宁德时代比亚迪地位稳固,二线厂商群雄割据竞争压力依旧。年3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CR10为95.4%,CR5为86.3%,CR3为78.3%,集中率依旧保持较高水平,相比较于1-2月市场集中度出现进一步提升,虽然龙头宁德时代在1年已占据半壁江山,不过由于失去广汽的部分订单面临二线龙头的围剿,年1-2月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略微下滑,不过随着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3月销量的大幅回升,宁德时代市占率出现一定回升至49.75%,比亚迪凭借其出色的新能源车销量市场份额继续维持第二,3月市场份额20.3%,两大龙头占据动力电池70%的市场地位稳固。与此同时二线厂商的竞争则更加激烈,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二线龙头厂商市场份额均出现增长维持其3,4名的地位,以长城、长安、广汽等主流车企的持续电动化布局和LFP电池装车量的持续提升也带来了其配套的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的提升。由于传统车企的供应商分散化原则,随着销量的提升,相应的配套电池厂商必然会得到分散,因此在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龙头厂商的相对市场份额难以维持其对应的增长速度,甚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我们看好和车企深度绑定的二线电池厂商(广汽—中创新航、大众—国轩高科)有望获得相对份额的提升。
2.投资建议
高成本产能出清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