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镍发展 >> 新股简析振华新材688707

新股简析振华新材688707

一、公司概况

二、主营业务

公司年在国内外较早完成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一次颗粒大单晶材料的研发及生产。

经多年的研发及培育,目前公司已实现涵盖中镍、中高镍及高镍全系列大单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销售,也是钴酸锂、复合三元等多品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新能源汽车领域正极材料,涵盖包括中镍、中高镍及高镍在内的多种型号一次颗粒大单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NCM),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产品;消费电子用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高电压钴酸锂、复合三元正极材料以及一次颗粒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主要产品种类的构成情况如下:

三、行业分析

1、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概况

目前国内主流的方形、软包动力电池等主要使用以NCM为主等中镍产品作为其正极材料,目前中镍三元正极材料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鑫椤资讯数据,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累计产量约为19.7万吨;其中,中镍5系产量12.27万吨,占比62.3%;中高镍6系产量3.74万吨,占比19.0%;高镍8系产量2.13万吨,占比10.8%;低镍3系及NCA产量合计1.53万吨,占比7.8%。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发展,年至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增长较快,受补贴退坡调整幅度加大、下游需求冲击导致产品价格下调等因素影响,年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增速有所下滑三元正极材料是当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流选择之一。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出货量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年至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60%、8.37%、10.53%;同期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13.68万吨、19.2万吨、23.6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58.89%、40.35%、22.92%。

年,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及装机量快速增长,同时三元正极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好、电化学性能稳定、低温性能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动力电池应用的主流正极材料之一。

在此背景下,同期我国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及出货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自车的成本,抑制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年7月至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8万辆、8.5万辆、8万辆、7.5万辆、9.5万辆、16.3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76%、15.84%、33.88%、45.65%、43.79%、27.56%。

下游需求下滑对动力电池装机量及三元正极材料年销量增长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此外,受上游原材料三元前驱体、碳酸锂等市场价格下滑及下游需求冲击影响,年三元正极材料平均价格同比下降明显:根据上海有色网(SMM)数据,年、年,NCM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9.97万元、14.18万元,同比降幅为28.99%;NCM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20.45万元、15.85万元,同比降幅为22.49%。

上述因素导致三元正极材料年市场规模增速较同期有所下滑。

受国内外新冠疫情爆发等因素影响,我国三元正极材料配套动力电池装机量年1月以来同比呈下滑态势,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趋于稳定、新能源汽车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三元正极材料配套动力电池装机量逐渐恢复并于年7月起同比实现正增长年1月至9月,我国各月三元正极材料配套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增长率具体如下:

2、同行业公司对比分析

(1)同行业公司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三元正极材料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

(2)同行业公司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四、财务状况

业绩情况:年-年底,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4万元、,.93万元、,.34万元、,.39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万元、6,.11万元、3,.36万元、-16,.64万元。

应收账款:

费用:

现金流:

五、募集用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