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镍历史 >> 镍铬合金Inconel751N0775

镍铬合金Inconel751N0775

白癜风类型分期 https://m.39.net/disease/a_6203669.html

电热敏粗原理1

气门电镦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电镦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始镦阶段:砧子缸6和镦粗缸5分别以速度v2和v1向左运动(且v2v1)。砧子缸6向左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坯料的加热变形长度,防止坯料产生纵向弯曲;终镦阶段:砧子缸6向左移动一定的距离后停止不动,镦粗缸5仍以速度v向左运动,使坯料左端继续被镦粗。如果工艺参数合理,则镦粗过程会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镦粗缸5运动到设定的左端终点位置时,则电镦结束,电路断电,各缸活塞复位,准备下次电镦。

2电热镦粗过程的数值模拟2.1气门电热镦粗的简化模型及边界条件

由于电镦毛坯和电镦成型后的外形均为轴对称,所以本文取其1/2作为研究对象。在变形过程中,变形功产生的热大部分保存在工件内部,所以采用热力耦合的大变形刚塑性有限元方法,材料的屈服准则采用VonMises准则56。模型采取的是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共划分个节点,个单元。模拟步。有限元模型如图2。

棒料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mm;砧子、镦粗缸和夹紧电极均被认为是刚性体;环境温度为20℃,辐射传热系数经计算为0.J/(mm2℃),接触传热系数为0.J/(mm2℃);砧子和顶镦缸的初始温度为℃,接触传热系数为0.J/(mm2℃),砧子和顶镦缸的材料均为20Cu-80W合金;工件变形时变形功转化成热的转换系数取0.9;工件与砧子之间的摩擦系数、工件与顶镦缸之间的摩擦系数、工件与夹紧电极之间的摩擦系数均取0.2;砧块的初始温度为20℃,砧子的运动速度为5mm/s,镦粗缸的运动速度为15mm/s;砧子停止后,镦粗缸的速度降低为3mm/s。

气门预热的温度场2.2棒料电加热的温度场呈线性分布。图3是本试验模拟的气门棒料预热的温度场。模拟结果15.00

表明:气门预热后的温度场呈阶梯形分布,气门毛坯靠近砧子处的温度最高,以此向下递减。

2.3气门电热镦粗的数值模拟

这次镦粗成形过程模拟分为步。本试验通过对气门电镦典型工况条件下的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InconeI合金镦粗成型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金属流动的变化情况和相互关系,确定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规律。

下面选取其中第50、、和增量步,分别对上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3.1电镦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

图4为气门在电镦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件的镦粗,头部温度较高,而杆部温度较低。这是因为始镦阶段,砧子与棒料接触点上的电流密度大大超过整个棒料的平均电流密度,因此端部的温度最高;夹钳与棒料的接触电阻较小,而且保持一定值,因此与夹钳接触的部位温度较低,且温度比较均匀。终锻阶段,"蒜头"部位的温度最高,这是由于“蒜头”端部的接触面加大,并且大部分变形所作的功转化为热能。“蒜头"的端面以及和夹钳接触处的温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砧子和夹钳的温度低,棒料由于热传导的作用,把部分热传递到砧子和夹钳,使砧子和夹钳温度升高,而此部位的棒料温度则变得比较低。2.3.2等效应力场的变化

从等效应力场分布图5可以看出,应力主要集中在颈部,因为颈部的温度梯度较大,在这个部位金属开始产生径向流动,所以此处产生较大的应力,形成了一定的应力梯度,其最大应力达到Pa。在棒料和砧子接触的端部,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在此处也产生一定的应力,最大值为Pa。同样在棒料和夹钳处的接触面上,由于摩擦力和夹紧力的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应力,最大值为Pa。“蒜头”部位,由于受顶镦力的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应力,但是应力值比较小。

2.3.2等效应力场的变化

从等效应力场分布图5PaPaPa。“蒜头”

金属的流动2.3.3

图6为工件在电镦过程合金的流动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夹钳部分的金属温度较低,且受到轴向压力,使金属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靠近砧子的棒料,通电加热时,由于端面的电流密度大,因此温度较高。金属在镦粗变形过程中要满足体积不可压缩条件,因此迫使棒料温度较高处,在顶镦力的作用下产生轴向流动的同时产生径向流动。在棒料与砧子接触处,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在径向上金属的流动较小,进而使靠近端面的内层金属的流动得到迟滞。最终端部变粗。

3电热镦粗参数的优化设计

由于电镦工艺复杂,镦粗缸的压力与速度、砧子缸的压力与速度、加热电流、工件温度等相互影响,为保证气门在合理的成型温度范围内镦粗,如何协调优化各项参数是工艺控制的关键。从上面的模拟可以看出,金属温度最高的地方,变形阻力最小,变形自然首先由温度高的地方开始;始镦阶段升温最快且温度最高的地方在棒料的端部区域,塑性变形便首先在此发生;镦粗阶段开始后,高温区由端部向下移动:对于变形头部,由于砧子和夹钳的散热,高温区处于头部中段,头部在镦锻力的作用下形成鼓形。

根据电镦件缺陷的成因以及对模拟结果的分析,需对其电镦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①参数调整时首先应该保证工件的摄氏度。在次级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系统的压力越低成型温度越高,反之越低。②设法提高砧子电极与电镦件端部的金属温度,使其变形没有间断,和相邻的金属一起流动。③适当调节砧子的后退速度,以控制镦粗部分的形状。头部扁时,加快砧子的后退速度v2;头部长时,则减慢砧子的后退速度v2,这样可以避免头部出现台阶。④镦粗缸的速度不宜太低,这样可以保证头部的温度不致过高;同时镦粗力应该增大,从而缩短电镦时间;在过渡区尚未达到过烧温度时,完成整个电镦过程。这样可以避免过烧或过热。⑤预热长度影响镦粗质量和镦粗部位的形状。预热长度过短,易产生端面烧伤;预热长度过大,则始锻温度过低,容易产生头部折叠,甚至镦弯。根据模拟结果和生产经验知预热长度的取值范围为0.75d≤a≤2d。

结论4

综上所述,气门电镦工艺复杂,镦粗缸的压力与速度、砧子缸的压力与速度、加热电流、工件温度等相互影响。在传统的电镦机上,参数的调整都是由操作者手工完成,工作量大,且成本较高。本试验通过defom-2d软件对气门工件坯料的电镦变形过程进行模拟,可以得到匹配合理的工艺参数,既节省了调试的时间,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获得了电镦成型过程中金属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的分布等信息,提出了消除缺陷的措施,为今后气门的生产制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