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的计划,争取年前达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两碳”目标,各行各业都在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最为典型的就是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里,新能源汽车的份额持续提升,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万辆,同比增长.1%,渗透率为14.8%。
同时乘联会还上调了对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估,认为总体销量有望突破万辆,届时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22%左右。
更为关键的是,4月初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大车企比亚迪已正式确定,未来在汽车板块公司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自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比亚迪率先决定停产燃油车的举措,震惊了整个行业,这意味着比亚迪成为了全球首家%去燃油化的传统车企,也代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迈进全新时代
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多大呢?要知道在中国市场上,比亚迪已经成为了第五大车企。
乘联会公布的年1-3月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量为辆,同比增长.8%,份额已经提升到了5.8%。
比亚迪停产燃油车,意味着未来卖出的每一辆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这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传统车企加入其中。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阶段,市场将呈现出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态势,未来将是一片大好趋势。
不过我国新能源产业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采用锂电池,而锂电池所需要的锂矿原材料和金属钴、金属镍,都需要严重依赖进口。
国内锂矿资源虽然有,但非常稀少,而且主要是储藏在盐湖里,不仅提取难度大,质量也很一般,所以当前主要以进口锂矿原材料为主,占所需量的70%。
金属钴和金属镍也同样需要高度依赖进口,一旦国外进行相关供应制裁,将极大地影响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就明确了“电动中国”的发展方向,他强调稀土永磁材料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磁性材料在能源变革中,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磁性材料中有63.4%的稀土永磁材料,所以充分利用稀土资源,就能够将未来方向牢牢地揣在自己手中,不再受限于国外企业,毕竟我国是稀土大国,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另外院士还指出,我国预计会在年实现稀土永磁电机、大尺寸碳化硅单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热电材料、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
按照计划,我国在年有望建成世界级电池、电机、电控研发平台,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稀土永磁电机、碳化硅高功率器件的大规模商用。
这不仅能让我们迈进“去燃油化”时代,还能够有效地节省电量,如果磁性材料应用在制造业的永磁电机和变频家电中,替代60%的传统电机和家电,每年可以节约亿度电,减少3.5亿吨碳排放。
到那时,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将拥有绝对的技术和材料主导权,同时也将真正地实现“电动中国”的目标。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石头日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39.html